132名员工一下子搬进了新房,这就是雄安新区最近的热闹事。
中国中化首批疏解人员住进了华望城小区,这里离新总部不过5公里。住房是安居保障房,手续一次办齐,拎包就能入住。

现场安排了志愿者帮着搬运行李,还教大家家电使用方法。每个小区配有管家,有问题能马上反馈处理,这让员工很快适应了新生活。
不只是中化,之前中国华能集团也有120名员工入住新区的保障房,从一居到四居都有,根据家庭不同都能匹配到合适的房型。

雄安新区到现在已经向企业提供了1500套房子,服务对象包括中化、华能等正在疏解的央企人员,让来新区工作的员工有稳定住所。
房价优惠力度很大,相比市场房源普遍低10%-30%,疏解人员还能享受专属七到九折优惠,家具齐全、燃气通水,拿钥匙就能住人。
也有企业自己建房,比如中核集团在搬迁前就买好了地,要打造中核雄安科技园,不仅是办公楼,还要配套30万平方米职工住宅,一期计划2025年5月启动招标。
今年雄安新区的央企疏解节奏明显加快,多家央企总部项目进入实质阶段,建设现场忙碌不停。
中国星网是第一个落地雄安的央企,办公楼已在2024年10月启用。围绕它形成了卫星互联网、时空信息、商业卫星制造等多个产业方向,先后引来60家企业入驻。
中国中化和中国华能的雄安总部将在今年内完成搬迁,人员、设备都将到位,推动新区产业体系更完整。
除了这些,还有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一期落成,并且已有600名员工坐在了新办公室里开展工作。
中国联通雄安互联网产业园一期也已经投入运营,包括智能城市研究院等在内的三家单位已经办公,新员工也入住到新区生活区。
为了让大家生活方便,新区公共服务尽量和北京保持一致。212项京雄政务服务、209项京津冀资质互认已经落实,还能电子亮证办理业务。
社会保障卡跨京雄通用,就医买药可实现互通;坐公交地铁享受同城待遇,部分文化场馆也能共享资源,这些都在同步推进。
教育和医疗方面也同步发展,对疏解人员来说,各项政策福利与留在北京时差不多,孩子回北京读书或参加中高考没有障碍,还能提取北京缴存的公积金在雄安买房租房。
雄安新区已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接地,央企在这里设立了超过300个分支机构,还有4000多家来源北京的企业落户发展,形成了稳定的疏解承接链条。
目前条件已经成熟,不少央企正准备开启雄安的新篇章,更多新总部会在这里投入运转,带动新区进一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