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五华园西科技园一间共享办公室里,90后创业者陈晨正通过智能屏幕与上海团队远程协作,隔壁工位的自由设计师王琳用手机APP预约了半小时后的会议室,而旁边的大会议室里,一场由共享办公平台组织的行业沙龙正在热烈讨论AI技术应用……这一幕,正是中国共享办公行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自2015年“共享经济”概念席卷全球,中国共享办公市场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的蜕变。截至2025年,市场规模已突破1500亿元,覆盖北上广深等100+城市,服务企业超10万家。其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三大核心驱动力:
创业浪潮催生需求:政策扶持下,初创企业、自由职业者数量激增,共享办公以“低成本+高灵活”成为最优解。例如,沃力空间在昆明打造的林海创业社区,以699元起的“拎包入驻”模式,为1-15人团队提供高性价比办公空间,降低创业门槛;
技术赋能效率升级:物联网、AI等技术让智能门禁、云会议、数据管理成为标配。沃力空间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管理系统,实现楼宇资源数字化管理,用户可一键预约会议室、共享工位及咖啡吧等设施,提升办公效率;
大企业降本增效:跨国公司通过共享空间设立异地团队或临时项目组。例如,沃力空间的保利·商务办公服务中心,为在滇外资企业及医药健康类企业提供定制化办公解决方案,灵活适配11-30人团队需求。
当前市场呈现“国际巨头+本土龙头+跨界玩家”的多元格局,而沃力空间凭借差异化策略在云南市场脱颖而出:
本土化深耕:聚焦云南市场,通过改造旧楼宇打造智能办公社区,融合共享办公、商业配套及社群生态,形成“一公里办公生态圈”;
垂直场景覆盖:针对不同规模企业提供多元化产品线;
孵化器:为创业团队提供政策申报、融资对接等多项服务,入驻率超90%;
高端商务办公室:在昆钢大厦等甲级写字楼布局,服务跨国公司驻昆机构,配备品牌家具及5A级办公体验;
移动工位:在五华、西山、等设多个灵活办公点,支持自由职业者“一键开启智能新办公”,并配备直播间、路演区等共享功能;
生态化运营:构建“社群+服务+资源”闭环,例如云南创业者联盟链接2000+企业,举办创业沙龙、私董会等活动,促成400万级投融对接。
尽管前景广阔,行业仍面临同质化竞争。沃力空间通过以下策略突围:
跨界增值服务:与36氪、好租等平台合作,提供精准选址、政策申报等企业服务,降低客户租赁成本;
轻资产扩张:采用“管理输出+品牌授权”模式,将智能管理系统开放给传统写字楼,快速复制成功经验;
共享办公,不止于空间从昆明的林海社区到高新区的医药健康产业空间,沃力空间正以“空间即服务”的理念,重新定义办公场景。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共享,更是资源、社群与创新的流动枢纽。随着技术迭代与生态完善,共享办公或将催生更多“城市创新样本”,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