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合肥多家“假装上班”公司在社交媒体引发关注。这类公司主要面向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出租工位,提供上班氛围,工位月租几百元不等,受到不少人青睐。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远程办公、自由职业兴起,传统办公模式被打破,人们对工作空间需求变得多样。同时,共享经济理念不断发展,共享办公空间、共享工位等新业态应运而生,“假装上班”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特殊工作需求。
在合肥市经开区中环城附近写字楼,钱先生的“假装上班”公司,工位按季付款450元/月。上午10点,记者走进约30平米的办公室,键盘敲击声和翻书声此起彼伏,5个人专注工作,有的改设计图,有的编程,桌上还有马克杯、小盆栽等。钱先生原是教育培训机构老板,机构调整后闲置10个工位。他受网上“假装上班”公司新闻启发,在社交媒体发帖出租工位,没想到很快就有咨询。目前10个工位已租出6个,来租的多是程序员、设计师等居家办公者,他们表示在这工作效率更高。钱先生不仅提供工位,还免费提供网络、打印服务,饮水机也配备齐全。
除钱先生的公司外,记者联系另外两家网传的“假装上班”公司,情况类似,均以出租工位为主,租客多为居家办公或自由职业者。
对于“假装上班”公司的走红,钱先生认为失业人员长期租赁工位的较少,居家办公者对这类工位需求更实在,这本质是共享经济,将闲置资源利用起来,能提高工作效率。有从业者预测,随着居家办公人群增多,这类“共享工位”或许会成为一种趋势,为需要专注工作的人提供新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假装上班”公司的出现,反映出当下工作模式和就业形态的变化,也体现了人们对高效工作环境的追求。但这一新兴业态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如何规范运营、保障租客权益等。未来,这类公司能否持续发展并走向成熟?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这些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