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联合办公空间于2005年在美国滥觞起,便因其代表的分享及互惠精神被人接受而流行于世界。2015年初,随着中国版WeWork——优客工场的创立,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事件,联合办公空间开始在国内盛行,并引起广泛关注。
房观察联合第一太平戴维斯,就联合办公空间的基本情况及地域发展、适用客群及物业、市场意义及问题解决等方面给出独家观点,为寄希望在写字楼市场中投资联合办公空间的投资者及考虑进驻联合办公空间的使用者提供专业建议。
感谢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项目及开发顾问部董事罗元均为联合办公空间系列文章提供智力支持。
解读一:联合办公空间的基本情况
联合办公空间(Co-working Space)是一种共享办公空间的办公模式。与一般办公空间的差别在于,在联合办公空间工作的人士来自不同的公司和组织,他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与其他团队分享信息、知识、技能和想法。具有不同背景的人士有很大机会在联合办公空间内找到与自己志趣相合的工作者,并产生具体合作。因此,联合办公空间亦是在此工作者的社交平台。
早期的联合办公空间形式表现为服务式办公室(Executive),这是一种以空间转租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办公模式,它将为工作者提供基础的商务服务,但并不关注企业的衍伸服务。而联合办公空间在服务式办公室的基础上,以高性价比的办公空间出租吸引工作者入驻,并围绕入驻个人及企业的需求提供服务。联合办公空间的下一阶段将发展为个性化社区(Creative),后者是更注重为个人工作者打造并服务的工作社区,尤其是文学、艺术创作相关的自由职业者。
随着20余年的发展,联合办公空间的定义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办公场所,通过品牌化经营及社区圈层的构造,联合办公空间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及世界文化。
解读二:联合办公空间在成都的发展
截止2015年,全球联合办公空间发展规模已达到7800家,并将持续保持高速发展。中国大陆的第一家联合办公空间是2007年诞生于上海的三术沙龙(后更名为“新单位”),以艺术、技术、学术三种专业人士为目标客群。在成都,联合办公空间在2015年下半年集中出现,代表者有Walnut、侠客岛、MFG创客联邦等。由于成都的联合办公空间尚处于发展初期,所以暂时没有针对个人或特色行业的个性化社区出现。
在成都的联合办公空间运营者思路主要有两点:一、办公空间租赁模式。这种模式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场地的租赁及相关服务的提供,代表项目有Walnut、方糖小镇、Working等;二、办公空间租赁+企业孵化模式。这种模式在办公空间租赁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企业孵化等相关服务,例如侠客岛。
第一太平戴维斯认为,未来在成都的联合办公空间将有如下三种发展趋势:
一、更加强调品牌影响力。这是规模化扩张中的必然要求;
二、出现个性化社区。随着联合办公空间数量的增多,针对行业细分的个性化社区将会出现;
三、整合资源,呈现“综合体”形式的联合办公空间。预计未来会出现部分运营主体(以地产商为主),通过自建物业的形式,将联合办公空间、公寓、商业等资源进行整合,以“综合体”形式发展。
* 联合办公空间系列文章目录:一、联合办公空间的基本情况;二、联合办公空间在成都的发展;三、联合办公空间的适用客群;四、联合办公空间的适用物业;五、联合办公空间的去库存化意义;六、联合办公空间的缺陷及解决办法。每双周刊出两节,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