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连日来,成都客运出租汽车行业“暖心共行·文明护航”专项行动持续纵深推进,我市巡游出租车与网约车更洁净、更规范、更暖心。
严字当头:
全链条整治筑牢行业规范底线

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全市紧扣“在成都 暖心行”的服务承诺,以“依法处罚与教育引导相结合”破解行业痛点。市交通运输局成立7个督导组,先后赴成都高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武侯区等区(市)县及滴滴出行、曹操出行、24家直管巡游车企业等开展现场督导,重点检查教育培训、车辆清洁及投诉处理工作落实情况。
在教育培训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精准补短板,筑牢驾驶员文明服务意识。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邀请专家授课385场次,覆盖2万余人次;武侯区聚焦文明礼仪与违规后果累计开展196场培训,覆盖驾驶员1.7万余人次;锦江区精准摸排投诉记录驾驶员,纳入线下专项培训351人次,线上培训覆盖4899人次;青羊区线上考核合格率95%,线下积极补训未达标司机;彭州市已完成632名巡游车驾驶员线下培训全覆盖。
在车容车貌整治上,企业需严格落实车辆每日清洁、定期保养制度,坚持“问题车零容忍”。在执法监管方面,交通执法部门科学统筹执法力量,在交通枢纽、商圈等重点区域加密巡查频次,采取定点值守与流动巡查结合模式,严查巡游车拒载、议价、违规收费及网约车无证派单等行为。
厚爱同行:
全维关怀让司机暖心更尽心

“在成都 暖心行”,先要让司机暖心。成都始终将驾驶员关爱置于核心位置,通过构建多维度关爱网络,让每一位奔波在路上的司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也让出行服务更贴心、更可靠。
为给司机打造休憩港湾,成都积极推动全市3000余个党群服务阵地、2425个工会驿站、12个“司机之家”全面开放,成为司机的“暖心港湾”,这不仅解决了司机们“喝水难、歇脚难”的实际问题,更让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归属感。同时,建立驾驶员定期接访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倾听他们的诉求与建议,切实维护驾驶员合法权益。武侯区积极打造省级示范“司机之家”,提供法律咨询、平价餐饮、应急药箱等服务;青羊区130平方米的“司机之家”里,空调、饮水机、休息沙发一应俱全;锦江区“皇经楼社区锦小行・网约车司机暖心之家”更备有充电插座、书籍杂志,让司机歇脚时能“充充电、松松劲”。
高温酷暑中,“清凉关爱”为驾驶员做好保障。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市总工会开展“夏送清凉”活动,为在酷暑中坚守的驾驶员们送上防暑物资,滴滴出行、高德打车联合平台累计为8万余名司机发放高温补贴。
暖心升级:
好服务让“在成都 暖心行”落地生花

滴滴司机陈小东是一位服务“王者”。当夏日的热浪炙烤城市,陈小东在滴滴平台“清凉王者冲榜赛”中以全维度满分服务摘下桂冠,赢取2500元奖金。他的车厢每一处都透射着对乘客需求的呵护:恒温空调送来舒爽,冰镇矿泉水解渴降温,椅背备用雨伞应对突变天气……三年如一日的自律让他创下零投诉、百单无取消的纪录,每一次接单都是一次暖心的约定,他的坚持,让机械的通勤化作充满人文温度的相遇。
网约车司机向富维的“彩蛋车”,也是一座流动的暖心驿站。他布置的车厢,车门边有矿泉水,座椅后有纸巾和垃圾袋,还专为儿童准备了棒棒糖和卡通贴纸,为外地游客定制成都旅游指南,处处藏着“东道主”的热情。294天的运营里,他收获433条手写好评。有乘客回赠手作番茄,也有年轻人塞来文创贴纸,更有乘客因“从未体验过如此温暖的车厢”主动打赏,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正是“暖心行”的生动写照。
据了解,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持续深化“监管+服务”模式,让严整治更有力度、强关爱更有温度、好服务更有深度,为城市文明添彩、为民生幸福加码。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陈煦阳 供图 市交通运输局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王奕然 审核 常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