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花30元就能在公司"上班"摸鱼,怼甲方、拍桌子都没人管?这届年轻人为了假装上班有多拼?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全国已有8家正规注册的"假装上班公司",背后真相令人唏嘘。
每天30元维持体面
北上广单日工位费50-60元,二三线城市15-30元就能获得带WiFi、茶水的工作环境。上海零号湾某公司甚至提供两荤一素套餐,声称"比外卖还划算"。深圳后亭一处办公室月租仅2800元,创业者将空置工位改造成"摸鱼圣地",冰箱里的饮料任取,中午还能点15元的预制菜便当。
考公青年的隐形战场
广州90后男生小C半年间每天假装上班,早出晚归泡图书馆备考公务员。"父母至今不知道我失业过",他坦言每天仅花4元公交+10元餐费维持"打工人"体面。而成都31岁的赵鑫更将假装上班玩成行为艺术——每天准时到图书馆投简历,天黑才回家,只为瞒住家人自己主动离职的事实。
中年失业者的喘息空间
在沈阳某1500平豪华写字楼里,前国企员工小凡每月支付1000元"入伙费"。这里不仅提供工位,还承诺可参与宠物销售、劳务派遣等项目。玻璃幕墙映出她修改简历的身影,微波炉热饭的叮咚声掩盖了失业的焦虑。
低成本创业试验田
上海创业者"黑猫"的共享工位日租19元,吸引自媒体、电商从业者入驻。会员可共享打印机、会议室,成本仅为联合办公空间的1/3。苏州的"假装上班PLUS"更组织起技能培训,会员间形成私域接单群,插画师阿紫在这里接到了人生第一单商业设计。
都市人的社交避风港
北京宋庄农场里,宫正则免费开放10人会议桌。这里聚集着被地产寒冬冲击的建筑师、想体验职场的大二学生、以及七年未工作的肾衰患者小海。小海说:"在病友群只能聊家长里短,在这里却能听到科技养老、量化投资的新鲜话题"。
Z世代的职场cosplay
杭州某公司给"员工"编造假工号,001号会员每天带着Gucci笔记本打卡。陆家嘴白领在这里点得到网易食堂外卖,95后运营者甚至策划"资本家吐槽大会",工位上贴着"摸鱼冠军"奖状。
代缴社保的隐秘交易
深圳某"高新技术企业"明码标价:普通员工月缴5000元可代缴社保,总经理头衔收费5500元。律师提醒此类操作涉嫌虚构劳动关系,最高面临5倍罚款,已有求职者因背调穿帮被拉入信用黑名单。
写字楼过剩催生乱象
上海闵行区10人精装办公室月租跌破万元,中环外联合工位月租仅500元。部分创业者将自家住宅改为"职场体验馆",武汉某公寓改造成的公司里,枯了一半的绿植与永远满壶的咖啡机形成诡异对比。
维权真空下的博弈
杭州求职者投诉"说好包网络,结果WIFI密码三天两头变",而更多维权无门的故事藏在30元/天的交易里——没有正式合同,只有心照不宣的默契。
失业经济的商业变形记
沈阳创业者李鹏将段子变成生意,999元/月的工位出租附带资源整合服务。上海某公司统计报名人数选址,计划举办医疗金融沙龙、程序员技能培训,试图将失意者联盟变成创业孵化器。
职场cosplay的精神疗愈
在昆明免费开放的工位区,80%咨询者是玩梗群众,但真来的人都在偷偷改简历、刷招聘软件。正如95后运营者所言:"这里不该是收容所,而要成为治愈职场焦虑的青年活动中心"。
时代褶皱里的微光
当28岁的章芮推开"班味"浓重的玻璃门,看见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发呆的"同事"身上,忽然理解了这个荒诞生意的本质——30元买的不是工位,而是对抗人生失控感的仪式感。
【结语】这些日租工位里,有咬牙备考的孤勇者,有等待机遇的追梦人,也有在Gucci笔记本上写网文的中年大叔。或许正如宋庄农场主宫正则所见:"那些盯着空白文档的人,眼里有我们熟悉的焦虑"。当假装上班从段子变成产业,它照见的不仅是就业寒冬,更是一代人重建生活秩序的倔强。